也门内部罕见达成一致,对美国石油发起封杀,违令将遭到军事打击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21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2025年5月,也门的形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。

多年内战不断、曾经互为对手的萨那政府和胡塞武装,出乎意料地在“抵制美国石油”这件事上意见统一,还采取了之前从未有过的严厉手段。

萨那政府说,从5月17日开始,不允许任何美国原油的进出口和转运了,谁敢不听,就会遭到军事惩罚。

胡塞武装在5月3日也采取了相同的措施。

这个行动不仅表明了也门局势有了深层次的变化,还在中东的战略布局里搅起了新的风浪。

美国在这个地方的能源安排和海上运输安全,正碰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难题。

【美也冲突再升级】

要弄清楚为啥这次也门会统一拒绝美国石油,得从他们长时间以来对美国的敌意和那些深层次的矛盾说起。

从2014年也门爆发内战开始,胡塞武装和萨那政府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,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现在。

从2015年开始,胡塞武装就占领了首都萨那,跟国际上承认的也门政府分成了两派。

沙特带领的联盟站在也门政府这边,另一边,胡塞武装有了伊朗的支持,跟西方阵营对着干。这场背后有人操纵的战争,最终让也门分成了两半。

美国没有像沙特那样直接派士兵到也门去,但从加沙冲突让红海局势变紧张后,美军就经常采取行动,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也门战场上的一个重要角色。

从2024年年底开始,胡塞武装因为不满意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,就动手在红海拦截跟以色列有关的船只了。

而美国打着“维护航运自由”的旗号,从2025年3月15日开始,对胡塞武装进行了大范围的空中打击。

按新华社和央视的报道来说:

从3月中旬开始,美国把“哈里·杜鲁门”号航母战斗群、“卡尔·文森”号航母,还有B-2战略轰炸机都派到了红海和印度洋那边,目的是要给胡塞武装显示一下军事实力,震慑他们。

4月17日晚上,美国军队突然轰炸了也门西部荷台达省的拉斯伊萨港口,导致80人在这次意外袭击中失去了生命。

仅仅过了两天,到了4月19日,美国军队又两次对也门的萨那省进行了空袭。

马西拉电视台,被胡塞武装掌控,对此事件发出了强烈的谴责声。同时,在4月18日,也门各地的老百姓也纷纷自发地走上街头,反对美国对民用设施的袭击。

在萨那南边一个叫“七十广场”的地方,人们大声喊着“我们支持加沙”和“反对美国来侵略”的口号,明确地把矛头对准了美国。

4月19号,胡塞武装的发言人叶海亚·萨雷亚宣布,他们的人在也门的萨那省天上打下了一架美国军的MQ-9无人机。

4月30号,胡塞武装动手攻击了以色列的军事重地和关键目标,同时还瞄准了美国的“卡尔·文森”号航母进行了打击。

这不是在搞啥象征性的较量,而是实实在在的真枪实弹干了一仗。

这次军事冲突突然变得更加紧张,让也门政府和胡塞武装这两个平时不对付的势力,因为有了共同的对手——美国,而意外地站在了一起。

【也门“联合封油”禁令】

在美军不断攻击加上国内局势混乱的情况下。

2025年5月头上,也门的两个大头——胡塞武装和萨那政府,竟然不约而同地对美国石油采取了强硬手段。

也门萨那政府说:

从5月17日开始,他们就不让美国的石油在经过也门附近的水域时,以任何方式进出口、转手或者卖掉了。

这个禁令不光管直接的买卖,就连通过其他人转手也不行,就算是在公海上搞的“船靠船”倒货,也是不被允许的。

更关键的是,萨那政府明确表示,哪家公司要是敢不遵守这条法令,不光会上黑名单,他们的船只还可能被当成合法的军事攻击对象。

就在5月3号那天,胡塞武装管的“人道行动联络点”也发布了条差不多的禁令,内容和那个差不多一样。

把打击范围扩大到:红海、曼德海峡、亚丁湾、阿拉伯海,还有整个印度洋地区。

这表示,只要船上装了美国的原油,不管它要开往哪里,挂着哪个国家的旗子,在哪个海上飘着,都有可能被胡塞武装看作是攻击的目标。

从2018年开始,胡塞武装主要把打击目标对准了那些“开往以色列的船只”,并且公开宣布了这一点。

这次明确地把“美国原油”当成了打击目标,还跟萨那政府站到了一边,这不光是战术上的变动,更是战略意图的加强。

得说清楚,这个禁令不是突然冒出来的,它是由于长期的敌意和一些外部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。

从2018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和谈之后,胡塞武装和也门政府就在交换战俘、荷台达地区实现停火等事情上,弄出了好几个办法来应对。

虽然意见还是不统一,但彼此间的信任却在一点点建立。

这次对美国实施的“石油禁令”,正是这种合作方式实实在在的表现。

更深层次的原因是,也门背后有两个大国在支持着对立的两股势力,它们分别是伊朗和沙特。

伊朗一直站在胡塞武装这边,而沙特则是也门政府的重要支持者。

2023年,经过中国的调解,伊朗和沙特两个国家和解了,也门的紧张局势也因此得到了缓解。

现在胡塞和萨那联手行动,显然是受到了沙特和伊朗和解影响的“连带作用”。

换句话说,也门搞的“禁止石油出口联盟”,不光是国内各方商量好的结果,还是地区地缘政治要变天的预兆。

【击中美国命门】

到了2025年5月,也门采取的禁止石油出口行动,可不是随便喊喊的外交口号,它实实在在触动了美国在中东最头疼的问题——能源运输和地理位置控制。

全世界差不多有十分之一的石油海运得走这片海域,特别是从波斯湾运出去的石油,大部分都得绕着阿拉伯半岛,通过也门管着的水路。

而美国在中东的能源布局很大程度上要看航道安全的脸色。

特别是在现在想要搞起那个“印太战略”的时候,美国把更多军力往西太平洋挪,这样一来,中东那边的兵力就显得更紧张了。

这次,胡塞武装和萨那政府都放出话来:只要是运输美国石油的船,都不许在他们管的地盘上走,不然就会被当成“可以名正言顺攻打的目标”。

对美国而言,这不仅仅是一两个运输路线被堵住那么简单,更重要的是,它让全球能源航运里的“美国货”被打上了军事化的烙印。

这对国际市场的打击具有非常大的象征意义。

现在,那些装载着美国原油的油轮,在投保机构眼里都可能变成了高风险的投资对象。

即使没有真的被打中,也可能因为保险费用大涨、改变飞行路线等原因,导致交易变慢,价格大幅度波动。

对美国来说,能源政策上遇到的麻烦事儿还不少,像禁令和红海冲突这些,都可能让国际原油价格上涨,这样一来,通胀问题就更严重了。

2022年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问题还没解决完,要是红海的运输又停了,美国能源市场可就得再受一次大冲击了。

更关键的是,这次封杀举动显现出美国在中东地区“掌控力变弱”的窘境。

以前啊,美军一句话就能左右波斯湾的安宁。

现在,咱们得面对一个国内还没统一的国家,也就是也门,去挑战它那重要的能源资产。

要是伊朗、叙利亚还有黎巴嫩真主党这些也学也门的那一套做法。

那么,“一起对付美国资产”就不再是空口白话,而可能变成一场全方位的“金融地域游击战”。

美国要面对的,不光是胡塞武装这一个麻烦,而是中东抵抗力量的一次全新战略联手。

也门这次的“石油封锁”举动,既是对美国空袭的有力反制,也意味着这个长期战火纷飞的国家开始有了某种“战略上的清醒认识”。

沙特和伊朗慢慢从对立转为和解,也门就成了他们尝试和解的地方,而美国呢,则变成了他们共同对付的目标。

中东的局势,现在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错综复杂。

也门打出的这张“禁止石油”的牌,可能不是最后的结局,但毫无疑问地拉开了接下来激烈争斗的序幕。

参考书目:

胡塞武装说,他们会对那些经过红海等海域,比如从美国港口出口的船只进行打击,中国日报网报道,2025年5月4日。

也门国内难得意见统一,决定联手抵制美国石油,谁不遵守就会被军事惩罚,凤凰网报道,2025年5月6日。

凌晨时分,美军突然发起空袭!胡塞武装迅速回击,两枚导弹直扑美国两艘航母,还打下了一架美军MQ-9无人机。这事儿是每日经济新闻在2025年4月19日报道的。

老招数再用,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在红海盯着谁呢?央视新闻,2025年4月17日。

美伊准备开始第二轮谈判时,美国又一艘航母开到中东地区,光明网报道,2025年4月16日。

中国调解助力沙特伊朗恢复外交,中东掀起“和解风”,新京报报道,2023年4月7日。

据也门媒体报道,也门不少地方被美军炸了,而胡塞武装放话,说可能会打所有运美国原油的船。这事儿是中央广电总台央视网在2025年5月4日报道的。

胡塞武装说他们把一架美军MQ-9无人机给打下来了,来源环球网,日期是2025年4月20日。

胡塞武装说他们攻击了以色列的军事目标和美国航母,来源央广网,日期2025年5月1日。

2025年4月19日,央视新闻报道,也门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纷纷走上街头,举行大集会,反对美军空袭。

美国在一天之内对也门发起了50多次攻击,胡塞武装方面表示,他们又一次打下了美国的一架无人机,人民日报报道,2025年4月20日。

央视现场报道丨乱作一团,美军空袭后的也门拉斯伊萨港完全无法运作,中央电视台新闻,2025年4月20日